25事业单位热点话题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
【热点链接】
1.十 四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2024 年 12 月 25 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 9 月为全国科普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 8 章 60 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记者温竞华)
(2024 年 12 月 25日新华社)
2.在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指导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科普中国联合发起以“科普向新力”为主题的网络科普联合行动,动员千万 IP 创科普,邀请全国热爱科普创作的人士积极参与科普短视频投稿。自 2024 年 6 月初启动,“科普向新力”网络科普联合行动共收到投稿超过 5000 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题展播其中的优秀作品 206 条,向公众广泛传播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理解,专题总点击量达 3495 万次。
(2024年 11 月 29 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政策理论】
1. 背景
(1)互联网科普信息的普及与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兴起,科普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然而,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也带来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虚假错误信息泛滥的问题。
(2)科普信息的社会责任。科普不仅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信任、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途径。网络平台和科普工作者应承担起传播真实、准确科普信息的责任。
(3)科普立法的进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了科普的公益属性,强调了国家对科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监测与评估职责,以及对虚假错误信息的澄清和纠正机制。
2. 意义
(1)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减少误导。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对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在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容易受到网络上虚假科普信息的影响。例如,一些打着高校、专业机构研究成果旗号发布的“科普”内容,实际上是对研究结果的误读误解,甚至断章取义,将不完整乃至完全错误的解读结果变成所谓的科普内容。加强监管可以减少这种误导,确保公众接收到准确、科学的信息,避免因伪科普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不得有虚假错误的内容,这将有助于从源头上保证科普信息的可靠性。
(2)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互联网科普信息的监管不仅关乎个体的认知,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虚假的科普信息,如医疗健康类谣言,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秩序。通过加强监管,及时澄清和纠正错误信息,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共安全,确保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基于科学事实做出合理反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也更加重视互联网科普工作,规定国家加强对科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监测与评估,有关主管部门、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各负其责,及时澄清、纠正、处置网络平台传播的虚假错误科学信息,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3)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形象。科普工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提升科普质量,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的科普水平反映了其科学发展和文化实力。中国通过加强科普立法,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了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了科普社会责任,促进了科普活动,加强了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了保障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与国际相比,中国的科普立法和监管措施的加强,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普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 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执行,明确责任与标准。为了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首先需要完善的是相关法律法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强调了科普内容的合法性、科学性,并规定了对虚假错误信息的澄清和纠正机制。在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科普责任、活动规范和人员职责。例如,法律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时,必须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向相关部门报告。
(2)提升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意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科普信息监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必须主动承担起责任,不能以平台中立为借口,放任虚假科普信息的传播。平台需要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及时甄别并主动下架虚假错误信息,并加强对用户上传内容的科学性审核。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督促网络服务提供者建立对虚假错误信息的澄清机制,维护网络科普传播的环境。
(3)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和培训,公众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抵制虚假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中国科协牵头创建公众科学素质国际组织,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国际共建共享,通过流动科技馆、“一带一路”国际巡展等活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科普内容生产和传播体系。多元化的科普内容生产和传播体系可以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科普信息,包括鼓励科学家、科研机构等权威主体参与网络科普,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科研人员可以基于受众的需求,以兴趣引导、实用性引导等方式开展科普工作,同时要坚持科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以优质的科普内容打败虚假的“流量”。
【知识运用】
在科普项目中,团队成员小刘和老王因工作理念不同产生了冲突。小刘认为老王的科普方式过于陈旧和老套,难以吸引现代受众,效果不佳;而老王则认为小刘的科普方式过于激进,可能会损害单位严肃专业的形象。
这种分歧影响了团队的合作氛围和项目的进展。作为项目负责人,你会如何处理?
【评分要点】
(1)能够识别冲突并表达个人观点。如明确指出小刘和老王在科普方式上的分歧,并表达出对于科普工作既要保持专业性又要注重吸引力的个人看法;阐述自己对于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在保持团队和谐的同时推动项目进展的观点等。
(2)能够分析冲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深入分析小刘和老王产生分歧的具体原因,包括工作理念、科普方法的差异;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建议组织一次团队会议,探讨如何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科普方法,采用互动性强、视觉冲击力大的多媒体展示方式,同时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等。
(3)能够复盘总结并惩前毖后。如建议小刘和老王及其他团队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以提升团队的整体科普能力;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定期进行团队建设活动,明确工作指导原则;通过这次冲突提升科普工作的质量,整合创新与传统的方法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同时保持单位的专业形象等。
— 海南事业单位备考工具栏 — | |||
公基资料包 | 面试助力包 | 网络课程 | 华图证件照 |
招聘公告库 | 笔试资料 | 图书教材 | 在线咨询 |
笔试每日一练 | 面试辅导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以上是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热点:加强互联网科普信息监管的全部内容,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海南人事考试。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