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南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量杯实验是( )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功能固着 B.定式
C.心向 D.定势
2.教学中,对蜜蜂、蜻蜓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昆虫概念的掌握,这是一种( )。
A.下位迁移 B.上位迁移
C.自下而上的迁移 D.自上而下的迁移
3.形式训练说研究认为,心理官能得到训练后发展的结果是( )。
A.重组 B.同化
C.迁移 D.内化
4.关系转换理论强调的是( )的作用,认为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产生。
A.个体 B.整体
C.主体 D.参与者
5.符号学习又叫( )。
A.词汇学习 B.表征学习
C.类属学习 D.并列学习
6.以下描述不属于体谅模式理论特征的是( )。
A.坚持性善论 B.坚持性恶论
C.人的潜能自由发展 D.倡导民主德育观
7.主张教师要采取中性立场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式 D.行为模式
8.教育法律关系是以( )为核心而形成的关系。
A.法律规范 B.国家强制力
C.教育构成要素 D.权利与义务
9.小红为了祖国的崛起而奋力读书,她的学习动机不包括( )。
A.内在动机 B.外在学习动机
C.高级动机 D.间接动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把( )放在首位。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培养学生能力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定势。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实验。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分类。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蜜蜂、蜻蜓等具体概念是较低层次的概念学习,昆虫是较高层次概念的学习,对蜜蜂、蜻蜓等具体概念影响昆虫概念的掌握属于自下而上的迁移。这也可以称为上位学习,但不存在上位迁移这个说法。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理论。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相互配合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所谓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增强它们的能力,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理论。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根据这一迁移现象,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的主体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就越容易产生迁移,迁移的作用也就越大。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类型。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如新生儿学会“狗”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体谅模式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该理论的特征:(1)坚持性善论;(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故本题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模式。体谅模式主张多关心、少评价的德育思想。该模式主张教师要采取中性立场,虚心接纳儿童的思想情感,以促进者或引导者身份出现,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故本题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故本题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即学习动机不需要外部的诱因来使行为指向目标,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小红为祖国读书,不是由于学习兴趣引起的,而是来自学习结果外部因素,因而不属于内在动机。高尚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小红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祖国的发展,属于高尚的学习动机。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结果,小红为祖国读书体现了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