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
1.(单选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编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B.民法典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牵头制定
C.最高人民法院对民法典作出的法律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D.民法典施行后,之前颁布的民事单行法律自动作废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中指出,编民法典的意义:(一)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二)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四)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A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牵头制定,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室”。B项错误。
C项:为正确适用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在全面清理司法解释的同时,制定发布了第一批7件新司法解释,法律解释同样具有法律效力。C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并不是之前所有颁布的民事单行法律自动作废。D项错误。
2.(单选题)下列诗词与风景名胜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
B.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长城
C.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三峡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太湖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中的风景名胜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对应的风景名胜是钱塘湖,而非太湖。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唐朝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应的风景名胜是洞庭湖。
B项:“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出自清朝康有为的《长城》。对应的风景名胜是长城。
C项:“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出自宋朝陆游的《三峡歌》。对应的风景名胜是三峡。
3.(单选题)明代长城起始与结束处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隘是:
A.山海关、嘉峪关
B.居庸关、嘉峪关
C.居庸关、玉门关
D.山海关、玉门关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长城相关知识。
第二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公布明长城数据: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通俗的说法是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山海关和嘉峪关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隘。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①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的称号。
②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边陲锁钥”之称。
③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
④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4.(单选题)“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具有()的功能。
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
C.减小噪音
D.涵养水源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诗句前两句“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意思是森林具有水库一样的功能,而水库具有储蓄水源、调节水流的能力;后半句“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是由于构成森林的多为木本植物,其根系多为直根系,这样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从而使更多的水分积蓄在土壤中,体现了“吞”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气候并增加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森林从地下吸收大量水,再通过树木树叶的蒸发,回到大气中,因而森林上空水蒸气含量要比无林地区上空多,所以在大面积的森林上空,空气湿润,容易成云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体现了“吐”。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解题技巧:通过诗句中的“水库”“雨”等词可以快速定位到D选项中的“水”,据此排除其它选项。
5.(单选题)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列说法,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体要求不相符的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B.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C.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道德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D.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遵循道德建设规律,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体要求: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C选项中以道德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网课学习:2021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备考网课
面授课程:2021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面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021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10天面试通关特训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1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 成绩查询入口 | 合格分数线
晒分翻盘——2021国家公务员晒分查排名 | 翻盘计算器 | 历年进面分数
教材资料——2021国家公务员面试图书 | 面试热点 | 历年试题 | 面试礼包
辅导课程——2021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以上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2022.8.9】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2021国考面试备考指导;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海南公务员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