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省考备考群
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考情考务和备考资料
1.(单选题)“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货缺而贵。这体现的经济学常识是:
A. 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
B.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C. 通货膨胀影响市场价格
D. 宏观调控调节市场价格
正确答案 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因此,造成“洛阳纸贵”的原因是供不应求。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也就是说,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来决定。但“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不能体现出“洛阳纸贵”这种供需决定价格的经济现象。A项错误。
C项:“通货膨胀影响市场价格”是指发生通货膨胀时,商品价格随着社会整体价格水平而上涨。“洛阳纸贵”是指人们对某一商品的追求,而导致的“物以稀为贵”,并不属于通货膨胀。C项错误。
D项:“宏观调控调节市场价格”是指国家力量进行调控市场价格,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种。而“洛阳纸贵”是民间自发的市场行为,并没有国家的干预。D项错误。
2.(单选题)下列经济现象或做法符合经济学常理的是:
A. 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
B. 通货紧缩时期政府减少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
C. 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抑制通货膨胀
D. 流动性过剩时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国债
正确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
第二步,流动性过剩,即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国债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从而可以抑制流动性过剩。与D项表述相符。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是同比关系。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同时增加,即当央行买进外汇支付人民币时,央行外汇 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所以货币供应量会增加。A项错误。
B项:通货紧缩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政府需要增加社会福利开支,起到使个人收入增加,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可以治理通货紧缩。B项错误。
C项: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政府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来减少货币的供给从而可以抑制通货膨胀。C项错误。
3.(单选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若一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则该国短期内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通货膨胀率升高
B. 外汇储备增加
C. 公民出境人数增加
D. 对外清偿能力增强
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外汇的收入大于支出。如果本国政府采取措施来平衡国际收支,如收购多余外汇,投放本国基础货币,才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还会受到成本、需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D项: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外汇的收入大于支出,将直接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更多的外汇可用于偿还外债,增强本国的对外清偿能力。BD项正确。
C项: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国外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将升值,使得公民出境旅游消费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从而可能增加公民出境人数。C项正确。
4.(单选题)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降低经济过热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降低公司所得税
C. 降低个人所得税
D. 提高贷款利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第二步,经济过热时,消费者增加的财富所带来的高通货膨胀水平和过度的无效投资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最终阻碍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经济衰退。此时,政府应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从而降低民众投资欲望,缓解经济过热。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政府增加支出,会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B项:降低公司所得税,会使公司利润增加,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再投资,再次进入市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C项:降低个人所得税,会使个人手中的资金增多,增加消费与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5.(单选题)下列经济状况与国家的应对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 通货膨胀——增发专项基建国债
B. 通货紧缩——增加税收
C. 经济下行——实行赤字财政
D. 经济过热——降低再贴现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第二步,经济下行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降低,比如GDP、PPI、CPI等,也就是经济从一个增长趋势变成一个下降趋势。经济下行始于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导致各国对全球经济下行的担忧的加剧,自此,“保经济增长”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赤字财政指国家制定赤字财政政策,实行赤字财政计划。在制定国家预算时,国家有意将当年预算支出安排得大于当年预算收入,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向市场上发放的钱数增多,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缓解经济下行的情况。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求远大于供)。面对这种情况要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而国债专项资金,是指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增发国债专项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去增加专项基建国债,会造成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利于缓解这种情况。A项错误。
B项:通货紧缩指的是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面对这种情况,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收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会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B项错误。
D项:经济过热是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由“经济过热”可知当下为“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可见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三个提高: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一个出售:出售有价证券。收拢货币,减少纸币供应量。D项错误。
6.(单选题)“逆经济风向调节”是指当经济萎缩时要采取扩张的经济政策,当经济过热时要采用紧缩的经济政策。据此,当一个国家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A. 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
B. 减少政府支出,降低利率
C. 增加政府支出,提高利率
D. 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第二步,当一个国家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紧缩性经济政策包括缩减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等,即对应为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故A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减少政府支出属于紧缩性经济政策,而降低利率会促进居民消费,不属于紧缩性经济政策。B选项错误。
C项:提高利率属于紧缩性经济政策,而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属于扩张性经济政策。C选项错误。
D项: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均为扩张性政策,可以刺激需求的增加。D选项错误。
7.(单选题)下列属于我国分配制度中的第三次分配手段的是:
A. 慈善事业
B. 社会保障
C. 转移支付
D. 税收
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所谓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诸多方式济困扶弱、促进公益事业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A选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C项: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属于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D项: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属于再分配。
8.(单选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以下属于第三次分配的是:
A. 企业员工获取加班劳动报酬
B. 政府向困难家庭发放低保
C. 银行为家庭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D. 中国红十字会出资救助患病儿童
正确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名词。
第二步,第三次分配方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与市场经济》一书中提出来的。第三次分配是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捐赠出去,主要方式是自愿民间捐款、慈善事业、志愿行动,D项属于慈善事业,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初次分配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选项A符合这一概念,所以是初次分配。A项错误。
B项和C项:二次分配讲公平,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选项B符合这一概念中的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是二次分配。B项错误。选项C符合这一概念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是二次分配。C项错误。
9.(单选题)有关经济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B. 国民收入统计中包括退休金
C. 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
D. 春节前后的物价上涨不属于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国民收入是指一国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创造的价值,它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而退休金又叫养老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不属于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可见国民收入统计中不包括退休金。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政府、特定部门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券。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经理国库业务、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因此说法正确。
C项: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全社会的人可以共同享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②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某个人、家庭或企业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妨碍其他人、家庭或企业同时享用,③受益的不可阻止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可见纯粹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无法由市场提供。因此说法正确。
D项: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春节前后由于消费需求增大,商品供不应求,造成物价上涨,是供求关系造成的,而不是货币供给量大于实际需求量造成的。因此说法正确。
网课学习:2025年海南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面授课程:海南省公务员笔试课程|面试课程|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5版公务员模块宝典 | 行测+申论 历年试题2本
备考助力:笔试自测卷 | 见证礼包 | 25版公务员考霸笔记6本套
——推荐阅读——
历年省考汇总——海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公告,大纲,职位表,笔试面试成绩汇总
招录信息——2024海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 职位下载 | 职位筛选系统
考生通道——海南省考历年入面分数查询 | 报名指导
考试必备——2024海南省公务员历年试题 | 考试大纲
教材资料——2024海南省公务员图书教材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海南省公务员笔试课程 | 网校课程
以上是2025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2024.12.27】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2025海南省考笔试备考指导;
更多海南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公务员考试招聘 / 海南人事考试。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海南省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