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基础知识
1.以下不能反映“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所以未反映出“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B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ACD项: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ACD项正确,排除。
2.成语“曲高和寡”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难得;引申义是言论或作品太深奥,能了解的人少。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它所体现出的道理是:
A.价格应定在消费者的需求线上
B.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
C.价格应该由政府整合调控好
D.价格应定在社会实际需求上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成语“曲高和寡”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当一个产品的定价过高时,那人们的购买需求就会下降,购买的人就变少;当一个产品定价合理时,消费者才愿意去消费。
在竞争市场上,由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形成的均衡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长期来看,也等于厂商的最低平均成本。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一方面保证了厂商获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消费者能够获得低价,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至于“曲高和寡”。从而获得最大效用。
因此,选择B选项。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乙去实施入室盗窃,但搜寻半天也没发现值钱的物品,气得咬牙切齿,于是什么也没偷便离开了
B.丁为了杀死小王,持匕首尾随小王,在其上楼梯时,刺了一刀,但没有刺中,丁害怕被人发现,便返回家中
C.丙在偏僻路口挟持李某意图抢劫,李某大声呼叫,被路过的巡警听到,丙仓促逃走
D.甲打算用砒霜毒死他的仇人,结果把盐当作砒霜拿错了,没有毒死其仇人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乙由于未发现值钱的物品而停止盗窃行为属于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被迫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A项错误。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丁在没有刺中小王后,在可以继续实施加害行为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犯罪,属于犯罪中止。B项正确。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丙因为路过的民警听到而逃走属于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被迫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C项错误。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甲拿错毒药属于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未实现,是犯罪未遂。D选项错误。
4.下列关于“桑梓”“社稷”“烽烟”“桑麻”“汗青”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A.家乡、国家、战争、农事、史册
B.战争、农事、史册、家乡、国家
C.国家、战争、农事、史册、家乡
D.史册、家乡、国家、战争、农事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桑梓:《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谓家乡的桑树、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有敬意。后因以“桑梓”代指家乡故乡或父老乡亲;
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烽烟: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意思是烽火台报警之烟。亦借指战争;
桑麻: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也用汗青借指史册;
因此,选择A选项。
5.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集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A项:人类在利用太阳能的安全方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较为安全。A项错误。
B项: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现在的实验室利用效率也不超过30%,所以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是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最主要原因。B项正确。
C项:核能在人类能源利用方面所占比例较小,且核能的危险性相对于太阳能更高。C项错误。
D项:太阳能聚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不是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最主要原因。D项错误。
网课学习:24年海南事业编笔试系统提升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海南事业单位笔试:事业有成班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4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珍题】| 时政热点讲解
备考助力:24年事业单位笔试百日备考计划套装(纸质版)
二、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今天主要带同学们了解数量关系中的余数问题。在行测的数量关系中,很多题都会涉及到余数,或者可以用余数的思维解决问题。这类题型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考查形式大多是一个被除数,对应多个除数的情况,只要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应对。
说到余数,我们并不陌生,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例如:8÷5 = 1…3,这里3就是余数。而对于行测中的余数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
余数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对于余数问题,我们常常会用到代入排除和倍数特性这两种方法。前者就是直接将选项代入到题干所给的信息当中去,验证是否与一直条件相符;后者主要是利用“多退少补”转化成整除问题,例如一筐苹果,每人分10个,还剩3个,那么(苹果总数-3)是10的倍数。
【例题1】(2021年0327联考)
不超过100名的小朋友站成一列。如果从第一人开始依次按1,2,3,...,9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名小朋友报的是7;如果按1,2,3,...,11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名小朋友报的是9,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A.98 B.97
C.96 D.9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余数问题,可以用代入排除法。根据如果从第一人开始依次按1,2,3,...,9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名小朋友报的是7,则所求答案-7为9的倍数;根据如果按1,2,3,...,11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名小朋友报的是9,则所求答案-9为11的倍数。A项,98-7=91不能被9整除,不符合题意。B项,97-7=90,90÷9=10,能整除,97-9=88,88÷11=8,能整除,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二、面对同余问题,考虑同余定理
同余问题定理即余同加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作周期。具体来说包括:
余同加余: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是 60n+1
和同加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这个数是 60n+7
差同减差: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4,除以6余5,这个数是 60n-1
(3、4、5最小公倍数为60,n为整数,可以为正数也可以取负数。)
【例题2】(2018年陕西公务员考试)
苗苗有一堆草莓,乐乐也有一堆草莓。苗苗的草莓五个五个地数,最后剩两个,七个七个地数,最后还是剩两个;乐乐的草莓五个五个地数,最后剩四个,六个六个地数,最后剩三个。已知苗苗比乐乐多8个草莓,则苗苗的草莓数为:
A.72 B.87
C.92 D.10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余数问题。根据余数口诀,苗苗的草莓数量剩2个,则苗苗的草莓个数应是5和7的最小公倍数余2,即35n+2;同理,乐乐的草莓数量为30m+9。代入排除,苗苗的草莓数量只可能为37,72,107中的一个,又苗苗比乐乐多8个草莓,则乐乐的草莓数量为37-8=29、72-8=64、107-8=99。满足30m+9,只有107。
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以上两个真题,相信大家对余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想要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关于余数问题的解题技巧,练习更多的题目,推荐大家下载华图在线手机APP,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也有名师视频讲解。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公考资讯或者获得更多的公考备考建议,请关注华图在线公众号或官方微博,祝大家早日成“公”,金榜题名。
— 海南事业单位备考工具栏 — | |||
招聘公告库 | 备考资料 | 网络课程 | 华图证件照 |
笔试资料 | 面试精讲 | 图书教材 | 在线咨询 |
笔试每日一练 | 面试每日一练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以上是2024年海南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4.3.11】的全部内容,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