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选题)2020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以下关于量子科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是一个天文学概念,是光传播的最小单位
B.量子革命催生了激光、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
C.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信息进行加密,具有传统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安全性
D.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量子比特既可处于0和1,还可处于0和1两种状态的叠加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量子定义是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在物理学中,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其基本概念为所有的有形性质是可量子化的,通俗地说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光是由一系列的光电子组成,最小单位为光子。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晶体管、激光、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B项正确。
C项: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原理产生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并采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密钥分发,被认为是当今最安全的通信系统.有两项特性,一个是不可分割,一个是不可复制。C项正确。
D项:传统的数字电路只有0或1两种选择,量子计算机使用的粒子则能够同时处于多种状态。以光子为例,光除了亮与灭,其本身有着不同的偏振态,这种偏振态可以表示除了0与1之外的多组信息,量子计算机因而能够同时承载更多内容。普通的计算机单元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称之为1个比特;量子计算机则可以一次处理1个“量子比特”,这不仅是0和1的状态,而是一种叠加态,可以简单认为这是包含了多个数据,从而使处理速度大大提升。D项正确。
7.(单选题)4月15日上午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式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以()为根本,以()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政治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国际安全
B.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际安全、经济安全
C.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际安全、经济安全
D.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际安全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2014年4月15日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
因此,选择D选项。
8.(单选题)2020年12月,德尔黑和三位同事在《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文章,他们认为葛洛格将温度和湿度混为一谈了。潮湿的环境使植物生长茂盛,这为动物躲避捕食者提供了荫蔽。因此,动物在潮湿的地方往往颜色更深,以伪装自己。德尔黑说,许多温暖的地方是潮湿的,但潮湿又凉爽的森林也是有的,比如塔斯马尼亚的森林,那里也有最黑的鸟类。
从这段文字可推断出:
A.德尔黑的观点,动物的颜色在温度低的地方会是浅色的
B.葛洛格的观点,温暖而潮湿的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深色的
C.葛洛格的观点,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深色的
D.德尔黑的观点,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鸟的羽毛颜色会是浅色的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表达的观点是德尔黑和三位同事认为“葛洛格将温度和湿度混为一谈了”,德尔黑认为“潮湿又凉爽的森林里,也有最黑的鸟类”。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认为:葛洛格认为只有温度高,动物的颜色才深。而德尔黑的观点则是,湿度高,动物的颜色才深。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和D项都是说德尔黑认为动物颜色和温度关系,而原文德尔黑强调的是湿度,故排除。B项是说葛洛格认为动物颜色和温度、湿度关系,而原文葛洛格只考虑温度,故排除。C项是说葛洛格认为温度越高,动物颜色越深,符合他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文段出处:《全球气候变暖会让动物颜色变深还是变浅?》
9.(单选题)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其哲学寓意是:
A.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内部矛盾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个侧面各有特点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步,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孟子的这句话,大意为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情形。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倘若将它们同等看待,就是扰乱天下。此句话强调事物具有差异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属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题干表述并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项:属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矛盾的对立性即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离异的趋势;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表述并未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C项:属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题干表述并未涉及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0.(单选题)根据《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二步,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增加1款,作为第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3款相应地改为第4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宪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55条第2款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所以只有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是基本权利。
B项:《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根据《宪法》规定,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
C项:《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选项中“未丧失劳动能力”的表述错误。
网课学习:2023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023升级版国家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职位查询 | 考试大纲 | 历年考情汇总
考生通道——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 准考证打印入口
报考备考——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 历年试题 | 成绩查询
教材资料——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教材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 网校课程 | 在线讲座
更多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海南公务员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