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列不是毛泽东诗中“远征”期间发生的事件的是: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横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四渡赤水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题干中“远征”就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长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二者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金沙江穿行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之间,属于长江上游,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敌锋芒、仅凭6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横渡金沙江是毛泽东诗中“远征”期间发生的事件。B项正确。
C项: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强渡大渡河是毛泽东诗中“远征”期间发生的事件。C项正确。
D项: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四渡赤水是毛泽东诗中“远征”期间发生的事件。D项正确。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科学、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知识。
第二步,可持续发展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以下对节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春分——昼夜平分
B.夏至——一年最热的一天
C.冬至——白天最短
D.霜降——逐渐变冷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气候特点:高温酷热。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吃羊肉汤等习俗。因而,一年中最热的天是大暑,而不是夏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冬至,中国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长;因此,古人认为,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4. 成语“救苦救难”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四洲志》
B.《还魂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救苦救难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意为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成书于清朝末年,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A项错误。
BD项:《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牡丹亭》成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作者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一生不肯依附权贵,终不为宵小,晚年辞官。这位仕途不顺的文学家,创作了“玉茗堂四梦”等伟大的戏剧作品。1616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年而逝。因才情与文学成就相当,他们被后世尊称为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BD项错误。
5.2016年6月18日以来,贵州省部分地方出现强降雨天气,其有安龙、正安、桐梓等15县(区)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5县(区)近1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部分乡镇受害严重,导致该区域停水、停电,假如你正在灾区旅游,面对即将暴雨山洪,拟采取避开山洪的方法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避开山洪
B.如果天气不好,不要贸然进入深山
C.野营必须找到一个远离山谷的地方,选择高的地势,平坦的地形
D.要注意山上的植被,植被较好的地方,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所以,在遇到暴雨山洪是不应该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A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因此,天气不好时不要贸然进入深山。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也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谷地带建立营地,以防被突如其来得洪水冲走。如果要野外安营,必须找到一个远离山谷的地方,选择高的地势、平坦的地形。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泥石流的形成一般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山上植被较好的地方,林下的土壤可免受雨水的直接冲刷,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网课学习:海南事业单位《公基+职测+写作》事业决胜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海南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职测 题库10本 | 时政汇编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备考资料——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图书资料——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图书教材 | 海南历年试题及解析
以上是2021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2021.12.27】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获取海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资料;
更多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