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图同步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2020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12月23日)。欢迎大家加入海南事业单位交流QQ群:236873408 。更多报考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或者关注海南官方微信公众号:事业编考试(hisydwzp)。
1.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红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题干诗句出自《论诗三十首·十一》,作者是元好问。题干古诗大意是亲眼所见的景象激发了内心的情感就能使写出的诗句神妙,暗中摸索制造的东西总会失却真实。对着图画临摹可以画出八百里秦川的景色,但是亲自去长安看过的又有几个人呢?诗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A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出自宋代苏麟《断句》,意思是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体现出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A项错误。B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红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出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B项错误。C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读书所得的知识终究还是过于浅薄,要想得到透彻的认识还是要付诸实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题干一致。C项正确。D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体现出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2.“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名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 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出自《老子》,这句话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体现了矛盾基本属性之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A项正确。B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表述错误。B项错误。C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表征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观点的一个基本命题。而福和祸属于矛盾规律,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D项:没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这个说法,干扰选项,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3.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同题
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D.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认识属于具体科学,人类宇宙观、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看法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材料中“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
4.钱学森先生在美国期间,在撰写的一篇文章首页上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说明( )
A. 真理是主观的,有条件的
B.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 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 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A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的条件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就变成了谬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钱学森先生添加了“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话,反映了世界不断变化发展,我们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无际性即无限性。B项正确。C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项不符合题意。D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经过实践的认识已经不是原来的认识了。所以认识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
5.现代人对月食时间的精准预报与古代人不能认识其现象和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B.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
C.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题干要求“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要先考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两个方面,这个题只能从A项和B项中选择,天文机构和专家能精准的预报,说明了现代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月全食,并能预测月全食的最佳观测点,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选择A选项。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备考资料——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图书资料——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图书教材
以上是2020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12月23日)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获取事业单位招聘备考资料;更多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