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图同步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2020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11月13日)。欢迎大家加入海南事业单位交流QQ群:236873408。更多报考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或者关注海南官方微信公众号:事业编考试(hisydwzp)。
1.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推进过程中要抓住改革,使改革精确落地,要学会“十指弹琴”以改革发展统筹各项工作,让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进行。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题干“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体现了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但这句话不是题干的重点。题干中强调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属于认识论的内容,选项本身表述没有错,但题干仅强调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主要矛盾。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题干强调的是主要矛盾这一个知识点。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题干强调“我们要学会‘十指弹琴’以改革发展统筹各项工作,让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进行。”“十指弹琴”就是强调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即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D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2.列宁曾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标准
C.正确把握生产力发展这个标准,就为我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D.只要运用生产力标准,就可以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项正确。B项: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B项正确。C项: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正确把握和运用生产力标准,就为我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C项正确。D项: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D项说法过于绝对,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但是还要有更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为附属条件。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3.美丽乡村建设在为农村带来发展机遇与动力的同时,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缺少科学规划,不是静下心来寻找自己的特色,而是盲目采取复制模式,结果破坏了农村原有风貌和特点,导致“千村一面”,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 )
A.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抓住重点和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每个乡村都没有找寻自己的特色,导致“千村一面”。其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题干中强调盲目采取复制模式,没有做到做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题干中,乡村建设并没有体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与题意不符,B项不当选。C项: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题干中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体现主要矛盾,与题意不符,C项不当选。D项:度的辩证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其基本含义是主观的认识和行为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保持适合。题干中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失去自己特色,并没有体现适度原则,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这一价值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
B.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群众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表述错误,A项不当选。B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作用,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项正确。C项: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去直接行使权力,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表述错误,C项不当选。D项: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们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唯一”表述错误,D项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5.唯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蕴含的哲理与下列观点最接近的是( )
A.人多力齐推倒山,众人拾柴火焰高
B.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力用在节骨眼
C.分清主流和支流,细节能决定成败
D.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选任,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办事情要分清主次的哲理。A项:“人多力齐推倒山,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的是整体的力量,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B项:“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力用在节骨眼”也体现了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符合抓主要矛盾的要求。B项与题意相符,因此当选。C项:“分清主流和支流,细节能决定成败”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D项:“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蕴含着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同时也指一个人要融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备考资料——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图书资料——2020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图书教材
以上是2020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11月13日)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获取事业单位招聘备考资料;更多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