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试题资料

首页 > 海南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海南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

华图教育 | 2020-03-24 14:47

收藏

文章页

『华图在线app』资讯_职位库_做题-手机客户端下载

2020海南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 )。

  A.《说文解字》 B.《论语》

  C.《中庸》 D.《荀子·修身》

  2.最早把“教育”二字连为一词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 )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正规教育

  4.班级里同学与其他班级同学所建立相互协作关系属于(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5.老子主张( )。

  A.玄学 B.显学

  C.绝学 D.隐学

  6.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是( )。

  A.线性关系 B.正U形曲线

  C.倒U型曲线关系 D.没有关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 )。

  A.社会交往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个人动机

  8.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 )。

  A.学习期待 B.学习准备

  C.学习效果 D.学习目的

  9.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个体对成功实施,所需要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知、感知、信心或信念。

  A.麦克利兰 B.阿特金森

  C.班杜拉 D.默里

  10.( )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名言。《荀子·修身》中提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这句话的意思是:出自善良的本意引导他人称作教导,出自善良的本意附和他人称作顺从;不是出自善良的本意引导他人称作奉承,不是出自善良的本意附和他人称作谄媚。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一词的来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制度化教育的理念。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内学生群体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下形成的,如班委会、团支部等。非正式群体由学生自愿组合、自发形成的,它的存在往往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班级里学生间建立的相互协作关系往往是自愿组合、自发形成的,属于非正式群体。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子的思想观点。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显学”首见于《韩非子》,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中国古代的“显学”是指儒家、墨家。“隐学”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潍水》。此处表示隐居读书。“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故本题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1)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2)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类型。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分为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个人动机是指与个人自身需要相联系的动机,社会动机是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动机。根据动机与兴趣的联系,可以分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间接动机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产生的。直接动机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好而引起的,与人们从事的活动直接相联系。个人动机中的自身需要可能是内部的兴趣,也可能是社会前途,个人动机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题干体现的是爱好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即直接动机。故本题选C。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学习期待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故本题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成就动机”概念源于默里,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和麦克利兰。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的概念。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表现为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题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属于元认知。故本题选C。



海南人事考试网推荐:

备考神器】【招聘汇总】 【每日一练】 【图书教材
备考技巧】【网校课程】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文章页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左图:客服二维码
公告考试内容及获取报考资料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海南华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识别左图公众号二维码
每天掌握最新考试资讯
近期活动推荐,专业客服答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