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南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6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穿衣服、系鞋带 B.熟练背诵乘法口诀后说出五八四十
C.写创造性的论文 D.漫无目的地走路
2.学生对自己说“如果我能在这次月考中考进全校前十名,我就奖励自己去买一件衣服”,这属于( )。
A.自我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负强化
3.如果你对飞旋而下的瀑布凝视一段时间后,再看瀑布两边的斜坡时,会感到坡上的树木等物似乎在向上“游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
A.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4.萌萌在去某目的地前,会先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地图,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得出一条最短的路线,这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常规思维
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主体性、示范性 D.长期性、间接性
6.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是( )。
A.教育的全民化 B.教育的职业化
C.成人教育 D.终身教育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经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 )实行。
A.1993.12.1 B.1994.1.1
C.1994.9.10 D.1995.9.1
8.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班级依赖班主任组织指挥,一旦班主任要求不严格,班级就变得松散,这个班集体的发展处于( )。
A.组建阶段 B.发展阶段
C.初步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
10.在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成长好,甚至走上与环境要求相反的道路,这种现象说明了(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特征。问题解决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A选项穿衣服、系鞋带属于习惯性动作,不符合认知性。B选项熟练背诵后说出的内容,是自动化的反应,仅涉及记忆这一个心理操作,违背了序列性。D选项漫无目的地走路,违背了目的性。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的分类。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学生自己制定了目标,当达成目标时用买一件衣服对自己进行奖励。故本题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似动现象。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和它相邻的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注视完从上向下流的瀑布后,再看坡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向相反的方向去运动,这属于运动后效。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导运动。二者的区别在于:运动后效看到的两个物体是有时间先后的,而诱导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萌萌去某地前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的地图,就是事物的表象,利用这个表象进行思考判断哪条路线最短。符合形象思维的定义。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故本题选C。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思想。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潮,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故本题选D。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故本题选D。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是榜样的表现。“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指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故本题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级的发展经过四个阶段:组建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组建阶段的特点是学生初进学校,全体学生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题干中班级的一切管理全部依赖教师,说明处于组建阶段。形成阶段强调的是形成了班级干部。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形成了班级舆论和班风。成熟阶段的特点是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的身心发展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是外部环境怎么样,个体就一定会变成怎么样,因为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面对环境会积极能动地实践。因此就会出现出淤泥而不染的现象。ACD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