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密卷一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50 分钟,作答13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
无效。
给定资料
1.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历程,城市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
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会发生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产生了一系列被
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最近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2009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
1972 万人,已经超过了2020 年规划目标的1800 万人。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但人口仍在以每年60 万人的速度增加,北京陷入“大城市病”困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病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不只是北京,
中国许多大城市都陷入了这样发展的“困局”。
2.特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积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
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
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
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例如,19 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
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资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
竞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又如拉美地区,在20 世纪中叶进入工业化
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发达国
家,出现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市化”(或称为“超前城市化”)。
3.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重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
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
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交通拥挤不仅会导致经济社会诸项功能的衰退,而且还将引发城市
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顽疾”。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
响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仅影响到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抑
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城市活力大大折扣,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另外,交通拥挤也导
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据相关统计,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
失达500 亿美元之多。交通拥挤还破坏了城市环境。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
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据英国SYSTRA 公
司对发达国家交通状况的分析,交通拥塞使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交通事故的代价约占GDP 的1.5—2%,交通噪音污染的代价约占GDP 的0.3%,汽车空气污染
的代价约占GDP 的0.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汽车空气污染的代价约占GDP 的1%—10%。
4.近百年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水资
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
等。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未来全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 年还
将升温1.4°C—5.8°C,对全球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将减产、病虫害发生
频率和危害速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短缺将恶化等。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
(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卫生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
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
世界银行曾对此做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耗大约相当于国内
生产总值的1%—5%.
5.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 年,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
包括北京、上海、休斯顿、雅加达、洛杉矶、华沙、开罗、拉各斯、达卡、圣保罗、墨西哥
城、新加坡等都将面临严重的水荒。此外,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也是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
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由于土地存在供给的绝对刚性,在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
过程中,像东京、纽约、伦敦等大都市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紧张问题,土地对现代化大
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拓展地域范围已成为各大都
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6.贫民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大中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现象,贫困人口
多数集中于城市,而城市贫民又大部分住在贫民窟,如印度孟买、巴西圣保罗等。贫民窟带
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一方面,贫民窟居民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享受不到作为公民所应享
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住、出行、卫生、教育条件极差,不仅影响当代人,也影响下一
代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国民感情隔阂,加之贫民窟游离于社区和
正常社会管理之外,一些贫民窟为黑社会所控制,成为城市犯罪的窝点。1900 年纽约市近
400 万人里就有150 万居住在4.3 万个贫民窟里,直到21 世纪纽约还有哈莱姆贫民区的存
在。目前,孟买1600 万人口中有60%居住在仅占城市土地面积十分之一的贫民区和路边简
陋的建筑内,贫民窟已经成为这个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经济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 世纪对世界经济影响大
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副主任王玉庆认为,这一判断具有代表性,高科技产业将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而美国在
这方面是领先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影响世界的一件大事。
8.8.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盲目扩张,土地的占用越来越多,而且使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对于中国来说是
很珍贵的,凡是在城市周围,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土地都比较好,是比较优质的土壤。
在荒漠化地区、石漠化地区也很难发展大城市。而现在我们城市化集约度不高,大搞开发区,
很多土地闲置。而且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比如过多建别墅;有些地方为了招生引资,在开
发区为企业一圈就是很大一片土地,而实际上厂房没多少,周围绿地很大,土地浪费很严重。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地占用和使用土地,需要特别关注。
二是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贪大求洋。以前有报道说全国有120 多个城市都要建设国际
化大都市。虽然我国百万人口的城市有上百个,但是都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定位有问题。
城市定位应该考虑这么几个条件:其一,自然因素。是干旱地区还是降雨量多的地区,是北
京冬天需要供热地区还是南方夏季炎热地方,城市是否临海、临江等,这都会有所不同。其
二,城市资源禀赋的影响,比如城市周围是否有能源及矿产资源、森林等,以及原有的产业
结构与基础。其三,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有些城市有一些独特的文化与文物,一些产业就与历史的传承密切相连。其四,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关系,是省会城市还是一个中心区域
的城市,或是交通枢纽等。比如国家给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都市、文化名城、宜
居城市”,这个定位本来是很清楚的,但这么多年北京的发展没有或无法按照这个定位办,
现在城市大到难以收拾了。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过去城市的建设重视形
象工程。多是看得见的、直接能够体现政绩的放在前面,比如说修马路、建高楼,但是马路
底下的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就放到了后面。这几年由于抓节能减
排,中央和地方开始重视了,这些设施的建设就加快了。但目前来讲,还有相当多的地级市
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县城至少70%没有建设。一个城市连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几十万人聚
集在那里,污水都不处理。垃圾也有类似情况,环境能好的了吗?城市化质量能好的了吗?
近几年公共交通的建设受到重视,本来城市建设初期就应该重点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很
多大都市都在加速修建地铁,如果十年前修的话要便宜得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与城
市化同步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经济至上的思想,导致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能耗物耗都比较高,高污染的建筑、大量发展小轿车,工业、生活
耗煤也比较多,环境污染严重。北京大气污染除了汽车多以外,也与北京一年要烧上千万吨
的原煤不无关系。
9.中央提出,到2020 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和保障体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李强认为,这个体系还很难完全公平。以城市医疗保障来说,各级机关
单位与事业单位走一条自己的体系,企业单位则基本走社保。而农村则是另外一条线——新
农合。对于城乡统筹,许多城市正在试点,但依据李强的测算,如果把城市和农村做成一个
体系,需要30—40 年的时间。他指出,到2050 年,全国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
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占比不足7%。如果能降到这个比例,现在设想的城乡统筹就能实现,而
现阶段,农村还是很大一个包袱,财政负担过重。“当然我们所作的预计都是按照现阶段的
发展速度,稳定发展前提下所作的推算,不包括发生重大以外的情况。”李强说。采访中,
李强提出了一个“人口巨型高密度社会”的概念。他认为,虽然未来中国会有很多小城市兴
起,但是未来中国会是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比较典型的社会。尽管中国发展中担心大城
市会带来很多问题,但是未来的10—20 年内没人能挡得住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所以
中国面临的是在人口高密度的情况下怎样管理城市。在此方面,资源较为紧缺、国土面积较
为狭小的日本提供的经验有两条:第一是提高管理水平。李强说,现在我国城市管理水平还
不高,很多连规划都出现错误,如在人口密集区建设污染较大的企业等。第二是提高城市居
民的素质。李强认为,许多问题如果在村子里不会成为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城市居民就可能带来较大麻烦。城市对于居民的基础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中国的城市化规模在世界上是没
有先例的,面临着使数亿人口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所以城市化过程中要注意人口素质
的培养和提升。
10.未来五种模式选择。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大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多种模式并
存: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以及农村生活城市化(就地城市化)。
小城镇模式:支持此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是农村和城市的结合点,它将城市中的经济、
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使
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中等城市模式:小城镇布局分散,城市功能不明显,城
市建设无序、管理混乱,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有研究者认为,与其“撒胡椒面”似的
投资于小城镇或小城市,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模式:对于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过去人们多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造成交通拥堵、
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
也有其不可忽略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
高度繁荣。城市群或城市带模式:除了与大城市模式具有相似性之外,该模式中大城市与卫
星城呼应,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也正在形成以
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集中联片的超大城市区域。第
五种模式,即“乡村生活的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是指人口聚集到少数区域,该区域内非农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传播、通讯、交通日益发达,大大缩短了人们
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聚集”可以是跨区域的;同时,高技术产业、信息业已经渗透到各个
产业领域,在生物技术推动下的农业已失去了传统农业的含义。因此,城市化可以视为一种
生活方式,即有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
普及。乡村生活的城市化,有可能成为我国农民未来的一种选择。也就是说,乡村仍然保留,
但机械化的劳动方式、城市化的衣食住行、现代的文化生活及闲暇生活等都与城市中的生产
生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国际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要求:
篇幅不超过30 字,概括准确、全面,叙述简明、清楚。(10 分)
二、根据跟定资料,解释“城市病”这一名词。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 字。(15
分)
三、假设你是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
的主要问题的报告》的内容要点。(30 分)
要求:内容全面,有针对性,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500 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城市发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5 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字数900—1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