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基础知识
1. 以下作品《醉翁亭记》、《石钟山记》、《如梦令》、《钗头凤》的作者依次是:
A.欧阳修陆游李清照苏轼
B.陆游李清照苏轼欧阳修
C.李清照苏轼欧阳修陆游
D.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钗头凤》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①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
②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③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④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示儿》《游山西村》。
2. 下列诗句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描写相同植物的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叹梅花。
A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该诗句描写的是荷花。
B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出自唐代元稹的《菊花》,该诗句描写的是菊花。
C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该诗句描写的是柳树。
D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该诗句描写的是梅花。
因此,选择D选项。
3. 儒家思想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注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以下不是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①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②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③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④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汉族,蒙(今安徽蒙城)人。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4. 下列不属于朱自清作品的是:
A.《春》
B.《匆匆》
C.《背影》
D.《四世同堂》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D项表述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BC项:朱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经典散文包括《憎》、《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中的文明》、《正义》、《春晖的一月》、《说梦》、《绿》、《春》、《背影》。其中以《绿》、《荷塘月色》的成就为最高。ABC项正确,排除。
5.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的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朝杜牧《山行》,其描写的季节为秋季。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其描写的季节为春季而非秋季。A项错误,排除。
B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其描写的季节为夏季而非秋季。B项错误,排除。
D项:“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出自唐代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其描写的季节为冬季而非秋季。D项错误,排除。
网课学习:24年海南事业编笔试系统提升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海南事业单位笔试:事业有成班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4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珍题】| 时政热点讲解
备考助力:24年事业单位笔试百日备考计划套装(纸质版)
二、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资料分析在公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重问题更是资料分析学习的一个重难点,那么如何快速识别基期比重题型?又应该如何快速计算呢?如果这些大家还不太清楚,没有关系,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如何快速判定基期比重题型
关键词一:过去
当问题中出现去年,上一年等代表过去的时间的字眼,就可以确定,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期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二:比重
对于求比重的问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般出现占、占比、比重等这些字眼,就表示该题考查的是比重问题。
因此,当我们看到问题问的是过去的占比,就可以确定是求基期比重的题型。
第二个问题:如何推导基期比重公式
基期比重=A/(1+a)÷B/(1+b)=A/B×(1+b)/(1+a),其中A代表部分量的现期值,B代表整体量的现期值,a代表部分量的增长率,b代表整体量的增长率。
第三个问题:如何快速计算
资料分析不仅要保证正确率,更需要我们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在这里我们主要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算一半
基期比重公式计算量一般比较大,如果我们只计算一半就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那我们应该算哪一半呢?这里我们只需要计算现期比重A/B的值,对于另一半(1+b)/(1+a),代入数据之后直接和1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1+b)/(1+a)是大于1,小于1还是略等于1,最后两者相乘根据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基期比重的范围。
具体方法的应用我们看一道例题
【例1】2007年,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65元,比上年增长17.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11814元,增长13.1%;经营性收入730元,增长30.8%;财产性收入305元,增长38.1%;转移性收入2517元,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67元,增长14.1%。其中,食品支出3181元,增长17.3%。
2006年食品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
A.32.9% B.39.0%
C.37.5% D.32.0%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题目要求的是2006年食品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和材料中的2007年相比就是基期,所以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基期比重。食品支出是部分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整体量。
根据材料“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67元,增长14.1%。其中,食品支出3181元,增长17.3%”。再代入基期比重公式=A/B×(1+b)/(1+a)=3181/9667×(1+14.1%)/(1+17.3%)=32.9%×1-,观察选项,仅D选项符合小于32.9%。
因此,选择D选项。
方法二:拆“1”法
当选项数据较为接近,无法通过“算一半”确定答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用拆“1”法来确定选项。
拆“1”法公式:基期比重=A/B×(1+b)/(1+a)=A/B×[1+a+(b-a)]/(1+a)=A/B×[1+(b-a)/(1+a)]
我们用一道例题来验证一下吧
【例2】2016年,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0.60万场,比上年增长9.4%,其中赴农村演出151.60万场,增长9.0%;国内观众11.81亿人次,增长23.3%,其中农村观众6.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2%;总收入3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演出收入130.86亿元,增长39.3%。
在2015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中,赴农村演出占比约为:
A.64.77% B.65.74%
C.65.97% D.66.91%
我们看一下这道题的问题,让求的是2015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中,赴农村演出的占比,和材料中2016年相比是基期,赴农村演出的场次是部分量,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是整体量。
根据文字材料“2016年,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0.60万场,比上年增长9.4%,其中赴农村演出151.60万场,增长9.0%”。代入基期比重公式=A/B×(1+b)/(1+a)=151.60/230.60×(1+9.4%)/(1+9.0%),观察选项发现B和C首两位相同都为65,应考虑精确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利用拆“1”法,代入拆“1”法公式,2015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中,赴农村演出占比=A/B×(1+b)/(1+a)=151.60/230.60×(1+9.4%)/(1+9.0%)≈65.74%+65.74%×0.4%=66.14%,且151.60/230.60×(1+9.4%)/(1+9.0%)大于151.60/230.60≈65.74%。
因此,选择C选项。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基期比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来就要求大家多做练习,把方法熟练掌握,不断提升做题速度!
— 海南事业单位备考工具栏 — | |||
招聘公告库 | 备考资料 | 网络课程 | 华图证件照 |
笔试资料 | 面试精讲 | 图书教材 | 在线咨询 |
笔试每日一练 | 面试每日一练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以上是2024年海南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4.2.8】的全部内容,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